近期不管是洗姜,還是泥姜,價格雖有漲落,但幅度并不大,雖然對姜農和姜商購銷影響較為明顯,但整體來看,大姜行情還是在震蕩運行。但是與6月不同,當前供應方(姜農等)和需求方(采購商、加工廠等)購銷情緒都發生了變化。
供應
姜農:惜售情緒明顯減弱,出售意愿穩步增強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姜農種植投入在持續增加,疊加日常生活固定消費,用錢的地方和事宜增加。而作為姜農的主要經濟來源--大姜,隨著姜農變現需求的不斷釋放,待售大姜貨源量也在增加。在進入7月后,姜農捂貨惜售情緒降低,疊加對后市預期減弱,出售意愿增強,因此產區大姜的供應量也呈現逐步增多的態勢。
菜市場上售賣的大姜(來源網絡)
儲存商:持有的大姜貨源總量不多,但因距離新姜采收時間愈發接近,也有部分貨主在有序出售手中存貨。當前產區冷庫姜供應量不大,部分用于出口,部分發市場,還有部分用于作交割貨,對行情影響不大。
需求
終端市場:作為大姜最主要的消化渠道,從年初以來,除了節假日外,終端市場大姜消化速度始終不太理想。而進入7月,隨著大中專院校的放假,團體型消費減少,而暑期效應又未能顯現,餐飲消費依舊萎靡不振。疊加各地高溫天氣持續,大姜不易存放,因此部分終端市場買家調整采購節奏,多數都奉行少量多次拿貨的策略。而這種拿貨節奏傳導至產區,就變成了批發商拿貨節奏偏緩,采購意愿也不高,影響了產區市場的交易活躍度。
遠洋貨輪(來源網絡)
出口:不見起色。在進入6月之后,大姜出口訂單的下放就進入了平穩期,未再出現大批量的高價訂單。大姜出口回歸正常化,而受制于原料價格的上漲,出口訂單的價格也較之前上漲,對于國外買家來說,其采購需求也受到抑制(經濟下行影響消費減弱),國外買家多數也無意提價采購,因此出口訂單價格普遍不高。對于多數沒有庫存的加工廠來說,出口訂單的利潤可以說是微薄,部分甚至賠錢,這導致出口加工廠無力采購高價貨源,盡管出口訂單數量不減,但對大姜的行情幾乎沒有提振作用。
從當前大姜供應和需求兩方面來看,供應端壓力呈穩步增加態勢,而需求端卻沒有轉旺的信號,導致了近期大姜行情的震蕩。
了解更多生姜信息,隨時掌握生姜行情,手機應用市場或軟件商店搜【天下良田】,請下載我們的APP。
![]() |
![]() |
【本網信息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