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姜網(www.aixke.com)訊 據中國鄉村之聲《三農中國》報道,前陣子,全國各地遭遇大范圍降溫天氣。這不,天氣回暖沒幾天,剛剛出現上漲苗頭的蔬菜價格再次回落。分析師認為,蔬菜價格回落,除了跟市場供應密切相關外,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市場的情緒相對低落,導致蔬菜價格預期難以提振。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認為:近日,我們走訪本地菜市場發現,現在蔬菜的價格真是便宜。往年這時候大白菜,最便宜也要七、八毛錢一斤,但現在不到四毛錢一斤;往年立冬以后,市場上尖椒價格都會貴得嚇人,而現在市場上尖椒的價格也就兩塊錢左右……其實自去年十一月份以來,我國蔬菜價格就出現下跌,甚至個別品種價格出現五年來同期最低水平。
造成近一段時間以來蔬菜價格持續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比如,蔬菜生產能力持續增長。據數據顯示,我國塑料大棚和溫室的建設面積已經發展到近15.67萬公頃。設施農業同普通農業相比,產業化程度高,效益好,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強。第二個原因就是去年秋季的蔬菜上市推遲,冬季的蔬菜也已經進入了上市的高峰,兩個季節的蔬菜疊加,供過于求,菜價下跌也在情理之中。還有,就是去年入冬以來,各地的氣溫同往年相比還不是太低,北方地區的雨雪天氣也不太多。
我國蔬菜的主要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、土地成本、還有設施成本以及流通費用成本。面對著市場四毛錢一斤的大白菜,人們會問:這么低的價格,菜農不是要虧本嗎?這是肯定的。如此低的價格,確實也壓得各地的菜農們喘不上氣來,這也導致在有些產區,菜農放棄采摘,任蔬菜爛在地里。
蔬菜價格持續回落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以外,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,“人心焦慮”也是原因之一。面對長期的低迷行情,菜農對當前市場價格十分的敏感,一旦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回調,就會產生“焦慮”心理。所以,蔬菜行業要想健康發展,除了合理調節種植規模之外,菜農們還要克服“焦慮”情緒。大家需要明白,現在的蔬菜行業跟幾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,面臨著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,比如,設施農業越來越多、農場大戶顯著增加、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、同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等。菜農一定要做到心中無數。
農產品價格持續回落已經成為農業的“老大難”、農民的“心頭病”。行業健康發展需要理性的聲音,更需要積極向上的氛圍。在當前的客觀現實面前,政府亟需實施調控政策以緩解農產品滯銷給農民帶來的傷害。比如,構建農業大數據體系,對全國農產品供求關系精準把控;比如,因地制宜,發展特色農產品;作為菜農,一定要以“產品質量”在產業之困中求得生存。距離春節還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,這段時間蔬菜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,大家對市場的前景要有信心。
(來源:央廣網) 【原題目:蔬菜價格低落 市場預期比供應量更有“破壞力”】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