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姜網(www.aixke.com)訊 姜不僅是餐桌上離不開的調味品,也備受養(yǎng)生人士推崇。但俗話說“一年之內,秋不食姜;一日之內,夜不食姜”,生姜也非時時適宜。
秋天氣候干燥,最易傷肺;生姜性溫味辛,辛入肺,久服易傷陰動火,出現(xiàn)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癥狀,加重秋燥對身體的傷害,故“秋不食姜”。中醫(yī)認為,白晝?yōu)殛枺谝篂殛帯R雇砣梭w陽氣收斂、陰氣外盛;生姜性溫味辛,辛能發(fā)散,晚上食用生姜,易出現(xiàn)咳嗽、口燥咽干、心煩不寐、盜汗心悸、咽痛音啞等癥狀,故“夜不食姜”。
但是,秋不食姜并不是絕對的,需要辨證對待。對于體質偏寒之人,如怕冷、手腳冰涼、怕食生冷,并且有嘔吐清涎的表現(xiàn),或者病人屬于虛寒體質,患的又是“寒證”,此時食用姜可以起到溫肺暖胃、散寒止咳的作用。生姜含有揮發(fā)油、姜辣素、姜酚、樹脂及淀粉等,能加速血液循環(huán),刺激胃液分泌,促進消化,還有抗菌和減少膽結石的作用。體寒的人早上吃一點姜,對健康有利。
(來源:巴彥淖爾新聞網)(原標題:為啥“秋不食姜”)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